查看原文
其他

透视高考录取与大学生就业数据,你能看到背后的功利主义吗? | 搜信源

laq 搜信源
2024-09-23

● 在电脑端免费注册源看板(kanban.souxinyuan.com),订阅4,000多个优质信源的实时更新,打破算法茧房。

● 订阅不同主题的,高效追踪前沿信息。

● 搜信源还提供面向企业与机构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服务

● 在文末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搜信源官网


高考,人生的第一大”岸“


各地2024年高考已于昨日(6月10日)全部收官,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令人紧张的考试虽已结束,但接下来的高考志愿填报、高校招生录取仍然让数千万人不敢松懈。


高校专业的热门程度与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往往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面貌与人们的价值取向。这一期,我们仍将通过多元的信源,看一看高考录取与大学生就业数据折射出什么问题?小源为大家推荐以下信源:


● 2018-2022年撤销较多的本科专业●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 高校招生的地域不平等现象可视化

● 研究:高考复读的收益回报与性别差异

● 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及其内在机制:“学二代”现象存在吗?● 2024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杨东平:功利主义教育批判

选专业填志愿的焦灼时刻


1. 2018-2022新增与撤销的专业趋势

信源:教育部、麦可思研究院

2018至2022年撤销较多的本科专业(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

2023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方案》提出,到2025年再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调整力度较近十年进一步增大。优化调整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对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要进行淘汰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对专业调整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者通过对近五年新增审批和备案的本科专业名单的分析发现,新增专业聚焦国家战略社会需求。智能、环境、能源、大数据、机器人等是增设较多的专业,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高校增设的重点;同时这些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增长,就业处于优势地位。但分析也发现,部分专业增设较多,而就业质量持续偏低。


除此之外,新增专业还对准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例如山东增设医学技术类专业较多,广东增设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专业较多。


撤销专业主要围绕办学特色优化专业结构,不同类型院校在撤销专业方面特点不同,在工科院校,人文、社科、艺术类专业是撤销重点,而在非工科院校,理工类专业是撤销重点。


上表显示了2018-2022年撤销较多的本科专业,前10个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教育技术学、市场营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广告学、工业设计。


● 信源链接:

https://www.pishu.com.cn/skwx_ps//multimedia/ImageDetail?SiteID=14&type=ImageTable&ID=14685947

相关信源:

●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304/t20230404_1054230.html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答记者问:

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4/04/content_5750051.html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403/W020240319305498791768.pdf


2. 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

信源:艾媒网

中国高考生偏好科目专业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该公司于近日发布了《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称,2023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为9.5亿元,近九成高考生愿意选择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目前由于高考生缺乏获取高考填报信息的渠道,加上高考录取人数逐年递增,高考志愿报考行业付费需求增多,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报告认为,2024年,教育部在法学、工学、文学、农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方向新增24种专业,这意味着高等教育逐步向市场发展情况靠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成为主流,高技术行业出现大量职位空缺,相关专业将成报考热门。


报告的数据显示,49.14%的中国高考生意向城市为一线或新一线;因为这些地方为经济发达区域,通常是上市企业及高校集聚地,就业岗位多,成长机会大。另外考生所学科目较偏理科(56.5%),其偏好专业有工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报告预测,新质生产力涉及的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等新型工科专业,会成为今年报考热门方向。


● 信源链接:

https://www.iimedia.cn/c400/100216.html


相关信源:

● 软科排名:专业优秀度查询

https://www.shanghairanking.cn/rankings/bcmr/2023/010101


● 高考网:录取分数线查询

https://college.gaokao.com/spepoint/


高考背后的教育公平问题


1. 高校招生的地域不平等现象可视化信源:傅亦沁/FT中文网每万名考生入学清华大学的人数(2006-2013年数据)

众所周知,高考考生除了高考卷面分数的竞争外,在录取环节上还存在着“生源地”的竞争。全国各个高校每年面向不同省份制定招录人数指标,给各省分配不同的招生名额,相当于给每位考生在卷子之外又设下了一道高矮不一的门槛。


数据新闻作者傅亦沁搜集了清华大学2006-2013年的新生录取数据,运用数据可视化分析办法,发现北京生源被清华录取的概率比河南生源高出30倍。北京考生中,每万名考生有47人就读清华;而河南,每万名考生仅有不到2人


各省每万名考生入学清华大学的人数及考入211大学的数量(2006-2013年数据)


作者制作了数据图,发现上海考生最容易进清华,而江苏考生面临最激烈的竞争。上海考生不仅进入清华大学相对容易,而且在自己所在地区也有很多顶尖大学可供选择;江苏考生比较幸运,虽然很难进入清华大学,但他们仍然可以报考众多省内的顶尖大学;而河南考生不仅面临着清华大学最激烈的竞争,而且在他们自己的省份也几乎没有顶尖大学。这篇数据故事的中文版于2018年6月8日发表于FT中文网,读者需注意数据与事实的时效性


● 信源链接:

https://yiqinfu.github.io/posts/china-college-admissions-regional-inequalities-tsinghua/
FT中文版: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7945?full=y
2. 高考复读的收益回报与性别差异信源: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微观经济学》

文章页面


中国与美国的四位学者于2024年4月在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微观经济学》上发表英文论文,探讨中国高考复读的收益回报,并特别关注性别差异的影响。


研究者们指出,中国的2,000多所大学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一本、二本、三本和高等技术学院。据估计,只有不到10%的考生能进入一本大学。


研究者采用了2002至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考考生的考试成绩和人口统计信息,发现那些勉强错过二本大学录取线的学生复读的可能性比不复读要高出8%,且复读能够显著提高考试成绩,增加0.47个标准差,相对排名提高11%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在低于二本线时复读的概率是女性的两倍,但女性复读的考试成绩回报要高于男性。


学者认为,造成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有:劳动力市场对男性进入更好的大学的回报更高,因此激励他们更频繁地参加补考;而女性在就业市场与社会环境中往往处于劣势,面对失败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与心理成本更高,因此复读的可能性更小。


信源链接:

● 论文原文:https://conference.iza.org/conference_files/edu_2021/lei_z29319.pdf


● 中文翻译:

https://mp.weixin.qq.com/s/nB_Pr5cZzGKM3ckequ1k1A


3. 中国高等教育的代际传递及其内在机制:“学二代”现象存在吗?信源:期刊《大学教育科学》

论文截图

两位学者于2022年12月在期刊《大学教育科学》上发表论文,探讨“学二代”现象是否存在。“学二代”指具有较高学历的父母可以凭借其拥有的优势提高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导致高等教育机会在代际间传递。


学者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2015、2017年的数据,分析了父母的教育背景如何影响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测算结果显示,当父代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时,其子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为46.31%、63.48%和83.33%,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这说明我国不仅存在高等教育机会的代际传递,还存在高等教育质量的代际传递。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受高校扩招影响的群体以及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群体中尤为突出。


此外,接受更高质量高等教育的父代,其财富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更高,对子代健康资本的投资也越多,更加提高了其子代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


学者建议,要弱化“学二代”的现象,一是应该适当减少贫困家庭承担高等教育支出的比例,并进一步扩大贫困学生高等教育资助的范围,提高资助的额度,从根本上缓解父代教育背景差异所带来的财富差异对子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二是进一步推进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各项改革,如规范民办中小学的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就近入学政策等,进而削弱各种权力寻租和社会关系等对子代接受教育的影响,促进子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三是继续推行面向贫困地区的“免费午餐”“学生奶”计划,提高弱势学生的健康资本积累水平,进而提高他们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和效率;四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改善其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削弱私人教育投资对子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从而降低父代财富资本与子代接受高等教育间的关联程度;五是继续实施面向贫困地区的高校专项招生计划,适当增加重点高校贫困专项的招生指标,建立更加公平的教育选拨模式,使得贫困孩子可以更多地享受到高校扩招带来的红利。


● 信源链接:

https://m.fx361.com/news/2022/1206/17347161.html


一生都在上岸的中国人


在中国上岸”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追求和集体体验。从小升初、中考,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再到激烈的考研,最终到考公、就业市场的角逐,我们总是从一个水池“上岸”到另一个水池。每一次“上岸”,除了带给人短暂的胜利与喜悦之外,似乎昭示着永无止境的起点与艰辛。


1. 2024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信源:智联研究院
2024年高校毕业生去向

据教育部3月份统计,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智联招聘于2024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围绕2024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就业偏好、求职行为、求职进展等维度开展问卷调研,发布了《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报告有以下主要发现:


  • 毕业去向:报告指出,随着研究生扩招趋势,更多应届生选择继续深造。特别是来自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深造的意愿最强。

  • 就业偏好:应届生倾向于在国企工作,这一趋势已连续五年上升,今年达到48%。同时,毕业生更加重视工作稳定性,51%的毕业生认为稳定性是重要的就业考虑因素,较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

  • 求职行为:毕业生开始求职的时间提前,60.3%的毕业生在大四上学期甚至更早开始找工作。此外,实习经历对于获得工作机会非常重要,78.4%的毕业生有过实习经历。

  • 求职进展:截至报告发布时,48%的求职毕业生已获得offer,其中理工类毕业生就业进展最快。

● 信源链接:

https://www.hrloo.com/news/242918.html


2. 杨东平:功利主义教育批判
信源:杨东平/教育思想网

文章截图

这是一篇2020年疫情期间,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写的读书笔记。杨东平在文章中指出,国际组织、知识分子一直高度警惕和关注教育功利化的演变,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干预。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写于2010年的著作《功利教育批判——为什么民主需要人文教育》成为批判“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的砥柱之作,被翻译为20种语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6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吹响了变革的号角。


在《功利教育批判》中,努斯鲍姆分析了“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的主要特征:一是强调经济增长和群体价值;二是抵制批判性思维,尤其是批判性的历史教育;三是反对人文和艺术教育。


《反思教育》中文版下载页面截图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明确地批判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它说“教育的经济功能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超越单纯的功利主义观点以及众多国际发展讨论体现出的人力资本理念。教育不仅关系到获取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是在多样化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杨东平指出,追求经济增长没有错,错的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为经济增长服务的教育。追求分数和学历也没有错,错的是以分数和学历为目的的教育,因为它模糊了对人的关注,模糊了对平等、正义、和平、悲悯、包容、合作等更为重要的价值的关注。这是一种教育的异化,是经济功利主义对文明的侵蚀。


● 信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iAdamhu26Uo8AgiOA5FuQ


相关信源: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232555_chi



想为您的机构量身定制一份收集前沿信息的自动简报吗?欢迎了解搜信源的企业服务“定制式源简报”,并预约演示👇。




探索更多搜信源提供的个人产品与服务👇



免费订阅搜信源邮件推送,让您不再因平台算法而错过优质内容,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订阅👇!




👇关注搜信源👇




往期文章

多家出版商联合抵制618电商活动,谁的错? | 搜信源


新闻界的世界末日是怎样的?| 搜信源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有依据吗?| 搜信源



END



搜信源公众号旨在围绕当周中国与世界的新闻热点,为您搜集并推介大量优质的一手信源与数据,帮助您探究新闻背后的故事。如果您愿意分享您知道的优质信源,欢迎给我们留言。

如果搜信源的内容帮助到了您的新闻报道、研究或论文,还希望您能在发布作品中合适的位置给予搜信源一定的肯定。参考模板:【“搜信源”对本文资料搜集/选题/某数据来源/事实核查亦有贡献】。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搜信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